四川省理塘县颇昂铜矿
普查简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四川省理塘县颇昂铜矿普查
勘查证号:T51120080102000680
有效期限:2011年1月22日~2013年3月31日
探矿权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9°53′30″~99°54′30″,北纬30°32′00″~30°33′00″,由四个拐点圈闭,勘查面积2.96 km2。拐点坐标见表1。
表1 理塘县颇昂铜矿普查区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编号 |
1954北京坐标系 |
1980西安坐标系 |
||
东经 |
北纬 |
东经 |
北纬 |
|
1 |
99°53′00″ |
30°33′00″ |
99°53′29.9976″ |
30°33′00.0756″ |
2 |
99°54′30″ |
30°33′00″ |
99°54′29.9976″ |
30°33′00.0757″ |
3 |
99°54′30″ |
30°32′00″ |
99°54′29.9977″ |
30°32′00.0757″ |
4 |
99°53′30″ |
30°32′00″ |
99°53′29.9977″ |
30°32′00.0756″ |
探矿区面积:2.96km2 |
二、普查区位置交通
勘查区地处川西北高原,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北西330°方向,直线距离约70km,属理塘县曲登乡、莫坝乡所辖。区内交通不便,曲登乡至测区全靠人背马驮,曲登乡至禾尼乡约45km的季节性简易公路与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相接,禾尼乡至理塘约50km,理塘至成都642km。
三、取得的主要成果
1、勘查区地处义敦岛弧带昌台~乡城火山沉积盆地的中北段、呷村大型银多金属矿南东80公里处。主要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上统图姆沟组(T3t)黑色板岩、砂质板岩、石英黑云母角岩、火山碎屑岩和拉纳山组(T3l)长英细砂岩、粉砂岩、灰黑色板岩。皱褶与断裂构造较发育,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东东向。印支期斜长花岗斑岩呈岩株状分布。
2、初步发现铜金矿化体赋存于斜长花岗斑岩及其与围岩接触带或火山碎屑岩中,受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圈定出了3个矿化斜长花岗斑岩岩株和1条斜长花岗斑岩岩脉,出露面积0.20~1.70km2, 含Cu0.26%、Sn0.02%。地表槽探工程揭露了Ⅰ、Ⅱ号铜(金)矿化体。
Ⅰ号铜金矿化体位于斜长花岗斑岩岩株及其接触带,形成“红山”, 赋矿岩石为斜长花岗斑岩、石英黑云母角岩。矿化体总体走向北东, 走向长200m,平均厚度25m,Cu平均品位0.23%,最高品位0.56%;局部金矿化,Au品位0.1~0.2×10-6。Ⅱ号铜金矿化体位于火山碎屑岩、斜长花岗斑岩及石英黑云母角岩中,赋矿岩石为灰白色斜长花岗斑岩、火山碎屑岩、石英黑云母角岩,矿化体走向北东,长800m左右,平均厚度16m,Cu平均品位0.16%,最高品位0.61%;局部金矿化厚度6m,Au平均品位0.83×10-6,最高品位1.03×10-6。
矿石结构主要有: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骸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斑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等。
主要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等。
3、通过1:2.5万土壤测量圈定了Cu异常4个、Au异常6个。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分带性好,浓集趋势明显,中心突出,显示矿致异常特征及找较强的找矿信息。其中①号铜异常规模最大,呈不规则条带状,沿图姆沟组地层及构造走向展布,长达4300米,宽50~1200米,Cu最高值1785×10-6,平均值280×10-6,异常在南西端有明显浓集,中心长达800米,宽50~150米,平均值874×10-6。铜异常中套合6个金异常,在铜异常南西端的浓集部位套合Ⅰ号金异常,呈近圆状,直径约550米,Au峰值528×10-9,平均值141×10-9。
4、主要铜、金异常区内未进行工程揭露,上述Ⅰ、Ⅱ号铜(金)矿化体完全不在金异常区内,仅位于铜异常外带边缘至正常场位置。因此,根据上述异常特征,结合勘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勘查区有寻找斑岩型或次火山岩型、火山热液型铜金矿的较大远景。